“校園視力篩查報告:1.0”??吹竭@個結(jié)果很是欣慰,孩子視力保持得不錯,心滿意足地退出頁面。
想必這是家長們的真實寫照吧。
欣慰當然是非常值得欣慰,但今天要講的知識點,希小瑪提醒家長們,別把1.0當做衡量好視力的唯一標準。
或許這次提醒令你感到莫名奇妙,這就得從《821只1.0~1.2視力眼的屈光調(diào)查研究》開始說起。
孩子1.0為何不能太過放心?
調(diào)查研究選擇了上海某區(qū)小學1~5年級,年齡7~11歲,視力均為1.0或1.2的學生441名,共計821只眼。
利用假期,每日滴三次1%阿托品滴眼液,共三天,由專人進行散瞳檢影。
調(diào)查結(jié)果:
1.0~1.2視力眼睛僅10.84%無屈光度數(shù),大多數(shù)有屈光度數(shù),主要集中在≤50度左右,占至74.06%。
1.2視力的屈光度明顯低于1.0視力的屈光度,且無屈光度占23.06%。顯而易見,1.0出現(xiàn)近視眼的機率高于1.2,且存在度數(shù)。
另外,即使同樣是1.0,但受個體差異影響,測出的度數(shù)值也不一樣。這就好比身高和體重,同樣的身高,有的孩子體重80斤,有的90斤。
所以,孩子視力1.0不能太過放心,不然離近視眼只有一步之遙。
測眼軸,了解1.0與近視距離
眼軸,簡單理解為眼球前后直徑,主要用來衡量眼球發(fā)育情況和近視發(fā)展情況。
高度近視眼軸延長
未近視的孩子
通過測量眼軸長度,了解遠視儲備“余額”,預(yù)測近視可能發(fā)生的時間和程度。
再加上眼軸長度客觀不變,不會受調(diào)節(jié)等因素影響,用不同階段的眼軸長度進行對比,能夠判斷是否易近視。
已近視的孩子
眼軸每增長1mm,就相當于近視300度,定期測量眼軸有助于評估屈光不正的程度,及時調(diào)整戴鏡方案,抑制眼軸快速增長,避免高度近視。
為讓孩子一直擁有1.0視力,希小瑪再提個小小醒:建議定期接受系統(tǒng)化全面眼檢查,了解具體度數(shù)、測量眼軸長度;已近視的孩子,防止度數(shù)增長過快,亦是需要如此對待。